特色鲜明 玉树藏文化的深厚意蕴与独特魅力

2024-10-08 来源:网络 阅读:1207

在广袤无垠的青藏高原腹地,有一个地方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了藏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的奇迹之地——这就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它位于青海省南部,不仅坐拥平均海拔逾4000米的雄浑地势,更是青藏高原不可或缺的灵魂片段,其地位之独特,无可替代。更为珍贵的是,玉树作为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沉淀与智慧结晶,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同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等待着世人去细细品读。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蕴含着深厚历史底蕴与独特民族精神的文化遗产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为了保护与传承这些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玉树藏族自治州勇担使命,以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决心,犹如一位忠诚的守护者,在岁月的长河中砥砺前行,用心血和智慧续写着这一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的辉煌新篇章。

多元构筑,独一无二的藏文化生态

走进玉树,仿佛踏入了一幅生动而绚烂的藏文化画卷。藏传佛教寺庙在晨曦与暮霭中庄严矗立,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信仰的重量;精美的藏族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繁复,是藏族人民审美与智慧的结晶;唐卡画师们以笔为媒,将信仰与艺术完美融合;藏医药的神奇疗效,更是让人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与向往。

图片1.png

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省南部的康巴藏区,是康巴、卫藏、安多三大藏区的交汇地带,是青海省现有四个藏族自治州中土地面积最大、藏族人口最为集中的民族自治州,也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玉树地区由藏传佛教衍生出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丰富多彩的口头传统、民族歌舞、民间技艺、传统美术、民俗节庆、史诗文化等,经过历代民众的传承发展,形成了积淀丰厚、特色鲜明的藏文化形态,并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

“玉树属藏族聚居的全民信教区,藏文化特性积淀深厚,深度融入民众日常生活和文化空间。受历史进程、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在心理素质、语言风格、审美观点、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等方面都有着与其它藏区不同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保护传承价值。”玉树藏族自治州文体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玉树的生态资源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全境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三江源区境内昆仑山脉的巴颜喀拉山、可可西里山、阿尼玛卿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这些山普遍在海拔5000-6000米左右,高大山脉的雪线以上分布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雪山冰川广布,是中国冰川集中分布地之一,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世界著名的三条江河集中发源于一个较小区域内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同时,玉树还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仅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就有维管束植物760种,分属50科241属;野生陆生脊椎动物270种,其中兽类62种,鸟类196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5种。

“目前,玉树州已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保护区、曲麻莱德曲源国家湿地公园、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隆宝滩国家自然保护区、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等,对珍贵动植物开展国际保护。”玉树藏族自治州文体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玉树州生态保护,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保护,实验区创建引领新生机

在这片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广袤土地上,藏文化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历史长河,然而,它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新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古老土地的面貌,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正悄然消逝,传承人也越来越少。

图片2.png

面对这样的困境,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自2005年我国首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工作以来,便积极响应,勇担重任。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他们不仅摸清了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状况,更以实际行动,积极开展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与保护工作,从悠扬动听的歌舞,到精美绝伦的服饰;从技艺精湛的金属锻造,到古朴典雅的黑陶制作;再到热闹非凡、充满民族风情的赛马会……一批批承载着藏文化精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被成功列入各级代表,且形成了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其保护工作之成效,在青海省乃至整个五省藏区都显得尤为突出,成为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

同时,2010年“4·14”大地震后,玉树人民化悲痛为力量,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投入到各项灾后重建工作中去,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下,玉树人民携手并肩,共同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重建史诗,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灾后重建工作成果辉煌、万众瞩目。同时,在这场重建浪潮中,玉树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热爱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以姓氏文化、地名文化、古籍文化、古村落建筑文化为代表,深入挖掘和传承着这些蕴含着深厚历史底蕴和民族情感的文化瑰宝,为玉树的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为了传承、保护好千百年来滋养玉树人民的传统本土文化,维护好、发展好玉树独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开始积极申报建立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

为确保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州委、州政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先后多次邀请国家级的文化专家、学者前来实地考察与研究,通过大量的工作形成了广泛共识。

2017年1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批准在玉树藏族自治州设立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这一喜讯如春风般拂过了玉树的每一寸土地。从此,玉树的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筑牢屏障,绘就和谐共生新画卷

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犹如一座巍峨挺立的坚固屏障,矗立在青藏高原的广袤大地上,为玉树藏文化生态保护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这一举措,不仅在现实层面上为玉树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更为这一独特文化生态的永续延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3.png

该实验区涵盖了玉树藏族自治州1市5县、10镇35乡4个街道办事处,共计258个村落与49个社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生态保护网络。“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以玉树市为核心保护区,以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五县为重点保护区,以玉树藏族民众创造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保护内容,对区域内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一并进行整体性保护,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建设好玉树藏族及各族民众的精神家园。”玉树藏族自治州文体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这里,从代表性传承人到传承群体,每一个与藏文化紧密相连的个体与集体,都成为了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的重要对象。“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一次全面保护,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积极探索,我们希望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并爱上玉树藏文化,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玉树藏族自治州文体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

如今,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正以其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玉树藏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得以延续与发展。

展望未来,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还将矢志不渝地坚守保护与传承的初衷,致力于促进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生,编织出一幅交相辉映的文化画卷。我们坚信,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独特的藏文化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延伸 · 阅读